中心动态
科普宣教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科普知识
青头潜鸭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
作为生物毒素中的一种,蛇毒的成分是什么?蛇毒在动物演化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这是我国首部关于国家公园的专门立法,其颁布实施标志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进入了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一般情况下,一只成年大熊猫的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40千米,即11.11米/秒。在野外,当野生大熊猫遭遇危险时,它们在山林间的奔跑速度甚至能够达到每小时50千米(13.88米/秒),与狼和野猪的奔跑速度接近。
森林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我国有34亿多亩森林、8000多种木本植物,蕴藏着丰富的食物资源。目前,全国人均森林食物年产量达140公斤左右,成为我国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
它们有的相生相伴,有的相互竞争,还有的是“君子之交”,它们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爱恨情仇”呢?
华南五针松最有特点的是它的颜色,是会随着季节变化。平时灰绿色,到了冬天就变成粉蓝色。这是因为遇到冷空气树叶会分泌出一种防寒物质,在阳光的作用下显现出粉蓝色,形成奇特的蓝松奇观。
东北虎是现存体型最大的虎亚种,成年体重可达300公斤,需数百平方公里领地方能存活。历史上,中国东北曾是其核心家园。19世纪末,这里栖息着全球半数以上的东北虎。然而,数据显示,至20世纪末,中国野生东北虎仅存10余只。
唐北区域的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生态环境较为严酷,但这里并不荒凉:6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这里云集,雪豹在群山间悄然穿行,藏羚每年进行大规模迁徙,野牦牛以雄壮的身姿展现着大自然的原始力量,藏野驴则自由驰骋……交错的食物链串起高原的生命画卷。
中国国家公园发展成就综述
从2015年陆续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到2021年首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再到2025年首批5个国家公园完成确权登记,过去十年,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到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横亘甘青两省的祁连山脉深处,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藏着一场春末夏初的生命约定。当残雪在山坳里褪成最后一抹银白,5种高山杜鹃便循着时节次第绽放,用连绵花海为苍茫雪山系上彩色的哈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