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西北部的靖安县境内,地处九岭山山脉东北段,也是九岭山山脉的主峰及腹地地段。

地理坐标

东经115°03′25″~115°24′23″,北纬28°49′06″~29°03′19″

面积

11541公顷

保护区介绍

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西北部的靖安县境内,地处九岭山山脉东北段,也是九岭山山脉的主峰及腹地地段。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5°03′25″~115°24′23″,北纬28°49′06″~29°03′19″,由位于靖安县东北部的Ⅰ区和位于西南部的Ⅱ区两个区域组成,总面积11541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4334公顷,缓冲区面积3461公顷,实验区面积3746公顷。九岭山保护区始建于1994年,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九岭山自然保护区内峰峦叠嶂,山高谷深,山间岗埠平原错落相间,总的地貌景观以中山为主,呈现为西北部地势高耸,东南部较低的特点。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光照充足,霜期较短,并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特征,适宜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竹林、针阔混交林等植被发育。保护区属于修水水系,河流水系发育,河网密布,共有大小支流20多条。境内径流主要是降雨形成,春末夏初,降雨多,径流大,雨季过后,河道逐渐进入枯水期,枯水期径流全靠山区岩石裂缝、森林植被涵养的水源补给。

九岭山自然保护区以中亚热带低海拔区域的典型原生性常绿阔叶林、丘陵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据统计,保护区内已知高等植物共300科966属2106种,其中苔藓植物57科114属170种,蕨类植物38科81属152种,裸子植物7科10属14种,被子植物198科761属177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银杏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榧树、鹅掌楸、闽楠等15种。保护区内共有脊椎动物38目110科283属429种,其中哺乳动物8目20科49属60种,两栖动物2目8科12属27种,爬行动物3目11科38属58种,鸟类18目53科129属207种,鱼类7目18科55属7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中华秋沙鸭、白颈长尾雉、云豹、豹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鲵、虎纹蛙、海南鳽、猕猴等37种。

3.2079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