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境内。

地理坐标

东经102°05′00″~102°47′39″,北纬33°58′12″~34°32′16″

面积

247431公顷

保护区介绍

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境内。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2°05′00″~102°47′39″,北纬33°58′12″~34°32′16″,总面积247431公顷,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48062公顷,缓冲区面积78918公顷,实验区面积120451公顷。甘肃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是于1998年由1982年成立的尕海自然保护区和1992年成立的则岔自然保护区合并后晋升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交汇处,总趋势是西高东低,大部分海拔在3000~4000米之间。侵蚀切割作用不强烈,但相对高差较大,山岭陡缓,河谷深宽。山地顶端多呈夷平状,各山之间多为开阔的草滩。保护区属于青藏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区,受西风环流影响和高原地形作用,雨量充沛,光照丰富,气温偏低,长冬无夏,气候多变,无绝对无霜期。保护区地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是长江二级支流白龙江的发源地和黄河最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之一,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全区有湿地57846 公顷,2000年11月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2011年9月成功申报国际重要湿地。

尕海—则岔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及典型、完整的高山森林、草甸和草原生态系统,以及黑颈鹤、大天鹅和紫果云杉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栖息地。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全区共有种子植物65科273属740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5属17种,被子植物62科268属72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花绿绒蒿、羽叶点地梅、冬虫夏草等。保护区内共有脊椎动物5纲26目70科315种,其中兽类6目16科47种,鸟类16目46科252种,爬行类1目2科2种,两栖类2目4科5种,鱼类1目2科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颈鹤、黑鹳、斑尾榛鸡、梅花鹿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天鹅、灰鹤、血雉、马鹿等。

0.7319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