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南部,地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尼、临潭、迭部、碌曲和合作五县(市),地处洮河南岸的迭山北坡。

地理坐标

东经102°46′02″~103°44′40″,北纬34°10′07″~34°42′05″

面积

287759公顷

保护区介绍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南部,地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尼、临潭、迭部、碌曲和合作五县(市),地处洮河南岸的迭山北坡。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6′02″~103°44′40″,北纬34°10′07″~34°42′05″,总面积287759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09762公顷,缓冲区面积67434公顷,实验区面积110563公顷。保护区始建于2005年,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洮河自然保护区境内地势高亢,群山连绵,山峦起伏、雄伟挺拔。海拔大部分在2600米以上,大地形属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边缘地带。基本地貌形态类型以山地为主,间有小型盆地。地势总体上是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最低点位于大峪沟沟口,海拔2485米,最高点为迭山主峰,海拔4920米,相对高差2435米。保护区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总体特征为:光照充足,光能利用率低;寒冷湿润,四季不明,热量不足,降水较丰富,温度、降水垂直变异大;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或无,湿润而凉爽;春季升温慢,秋季降温快;山地小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洮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是除渭河之外干流最长、水量最大的黄河一级支流。保护区地处洮河中上游地区,有大小66条河流注入洮河,总集水面积2877.59km2,是洮河中上游的主要集水区域。

洮河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天然原始山地寒温性暗针叶林生态系统、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据科考调查统计,保护区大型真菌有2亚门5纲8目29科68属186种。区内共有高等植物122科434属1212种,其中苔藓植物19科31属38种,蕨类植物8科15属19种,裸子植物3科7属21种,被子植物92科381属113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独叶草、秦岭冷杉、红花绿绒蒿、羽叶点地梅、大花杓兰等。保护区内共有野生动物26目59科275种,其中哺乳动物6目17科66种,鸟类14目38科171种,两栖动物2目4科5种,爬行纲动物2目2科3种,鱼类2目4科2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豹、云豹、林麝、黑颈鹤、白尾海雕、斑尾榛鸡、红喉雉鹑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兔狲、棕熊、大天鹅、苍鹰、血雉、藏雪鸡等。

3.1898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