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境内的西南隅。
东经103°50′~104°10′,北纬35°38′~35°58′
29583.6公顷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境内的西南隅。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3°50′~104°10′,北纬35°38′~35°58′,总面积29583.6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9670.7公顷,缓冲区面积6560.5公顷,实验区面积13352.4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主体由兴隆山、马啣山山地及山间谷地组成,兴隆山系为复式向斜断块侵蚀中山,马啣山为倒转复背斜断块侵蚀中高山,山间谷地为黄土梁峁、山麓及沟谷堆积地貌。保护区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征为日照适中,降雨充足,气温偏低;春季多风少雨,夏季湿润凉爽,降水增多,秋季温和但昼夜温差较大,冬季寒冷少雪。保护区内河流水溪发育,有大小不等的河流、水溪30余条,所有河流均属黄河水系。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以青杄林、云杉林为主的寒温性针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共有高等植物126科446属993种,其中苔藓植物30科40属64种,蕨类植物12科18属25种(包括变种),裸子植物3科6属10种,被子植物81科382属89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桃儿七、黄花杓兰、西藏杓兰、手参等。保护区内共有野生脊椎动物5纲24目53科163种,包括鱼纲1目2科2种,两栖纲1目3科4种,爬行纲1目4科6种,鸟纲14目32科124种,哺乳纲6目12科2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马麝、金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鵟、纵纹角鸮、雕鸮、燕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