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跨洋县和城固两个县,其主体在洋县境内。
东经107°21′~107°44′,北纬33°08′~33°35′
37549公顷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跨洋县和城固两个县,其主体在洋县境内。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1′~107°44′,北纬33°08′~33°35′,总面积37549公顷,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1390公顷,缓冲区面积9930公顷,实验区面积16229公顷。保护区始建于2001年,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南坡,地形较北坡平缓绵延。秦岭南坡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正是朱鹮种群繁殖栖息和活动的场所。保护区地处暖温带到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雨量充沛,北有秦岭屏障,寒潮不易侵入,冬无严寒;南有巴山阻隔,夏季暴雨相对不多。保护区内河流众多,水库池塘星罗棋布,水系属长江流域汉江水系,汉江是过境的最大河流。
汉中朱鹮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朱鹮及其栖息地为主。朱鹮是我国特有种,目前分布于以陕西洋县为主要栖息地的野外朱鹮种群是全球唯一的野生朱鹮种群。据初步调查,保护区内有野生脊椎动物29目79科214属314种,其中鱼类5目7科17属18种,两栖类2目5科5属8种,爬行类2目6科17属20种,鸟类13目37科124属205种,兽类7目24科51属6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朱鹮、金雕、豹、林麝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熊、小熊猫、血雉、红腹角雉等。保护区内植物种类丰富,秦岭南坡中段的植物种类在2500~3000种之间,区内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厚朴、野大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