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市西乡县大河镇和骆家坝镇境内。
东经107°15′24″~107°33′06″,北纬32°33′33″~32°46′31″
34192公顷
陕西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南部、汉中市西乡县大河镇和骆家坝镇境内。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5′24″~107°33′06″,北纬32°33′33″~32°46′31″,总面积34192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5825公顷,缓冲区面积7196公顷,实验区面积11171公顷。保护区始建于2003年,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巴山山脉西段,大巴山北坡,米仓山中段,保护区横跨米仓山南北坡。总的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四周山体高峻,中间沟谷深切。区内山势陡峭,谷岭相间,断崖屡见,喀斯特岩溶地貌比较发育。保护区海拔780~2534米,主体海拔在1000米以上。保护区处于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受山地海拔高度和复杂地形的影响,局地小气候比较明显。总的气候特点是:夏无酷暑,冬季较长,湿润凉爽。保护区地处米仓山水源涵养区,主要位于嘉陵江流域,集雨面积约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9%。该地区的降水经黄连河、峡口河等进入牧马河,之后汇入汉江。区内较大的河流只有巴水河,为嘉陵江一级支流大通江的上游河段,其他均为山间溪流或地下暗河,最后都主要汇入巴水河。
米仓山自然保护区以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调查显示,保护区有大型真菌35科68属108种,蕨类植物25科45属117种,野生种子植物133科553属1206种(其中裸子植物5科11属17种,被子植物129科542属118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巴山榧树、野大豆、秦岭冷杉、水青树、连香树等。保护区内脊椎动物已知有5纲26目72科157属230种(亚种),其中鱼类1目2科7属8种,两栖类2目5科7属11种,爬行类3目5科15属19种(亚种),鸟类13目37科81属125种(亚种),兽类7目23科47属67种(亚种)。昆虫已知有13目98科87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云豹、豹、林麝、贡山羚牛、金雕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熊、猕猴、红腹角雉、红腹锦鸡、大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