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凤县境内,地处秦岭西段南坡,是汉江和嘉陵江一级支流的分水岭。

地理坐标

东经106°28′50″~106°40′04″,北纬33°39′45″~33°45′31″

面积

17472公顷

保护区介绍

陕西紫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凤县境内,地处秦岭西段南坡,是汉江和嘉陵江一级支流的分水岭。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8′50″~106°40′04″,北纬33°39′45″~33°45′31″,总面积17472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5278公顷,缓冲区面积5186公顷,实验区面积7008公顷。保护区始建于2003年,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紫柏山自然保护区属于秦岭山地地貌区中的南秦岭中山亚区。区内山体呈东西走向,海拔1250~2538米。紫柏山为褶皱断块山,北坡陡峻,断崖如壁,河谷深切;南坡坡缓而长,宽谷与峡谷交替出现。保护区地貌受寒冻风化剥蚀和流水侵蚀比较严重,山脊狭长,峦峰累迭,残岩峭壁;河谷多为峡谷、嶂谷,纵比降大,水流湍急且多瀑布。保护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山地气候,主要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其主要气候特点为:垂直气候差异大,局地小气候明显,干湿季分明,夏季不炎热,冬季不寒冷,气温日较差大,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光热资源不足。保护区地处长江流域,区内紫柏山南坡河流属汉江水系,北坡河流属嘉陵江水系,区内有瓦房坝河、长坪河、龙洞河、麻峪河等河流10余条。

紫柏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林麝、大熊猫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和秦岭自然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经统计,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23科545属1300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12属18种,被子植物117科533属128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庙台槭、秦岭冷杉、连香树等。据科考统计,保护区内分布有野生脊椎动物24目73科192属271种(亚种),其中鱼类2目4科10属11种,鸟类11目35科105属166种,兽类6目23科57属68种,两栖类2目5科6属9种,爬行类3目6科14属1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熊猫、林麝、豹、豺、黑鹳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熊、水獭、红腹角雉等。

3.6544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