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东南部的察隅县,地理坐标为东经96°52′~97°10′,北纬28°34′~29°07′,总面积101400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53200公顷,缓冲区面积23150公顷,实验区面积25050公顷。
东经96°52′~97°10′,北纬28°34′~29°07′
101400公顷
西藏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东南部的察隅县,地理坐标为东经96°52′~97°10′,北纬28°34′~29°07′,总面积101400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53200公顷,缓冲区面积23150公顷,实验区面积25050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85年,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察隅慈巴沟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角,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呈“T”形的交汇处。整个地形地势是北高南低,一般山峰的高度都在5000米左右,最低处约1500米。在这些面向印度洋的高耸山体中,山谷冰川沿谷而下,冰蚀地貌十分发育。山脉上部寒冻风化作用非常强烈,山脉下部冰川融水成河,致使在陡峻的山脉南斜面上侵蚀出不少深谷,形成高山深谷的地貌特征。保护区属于亚热带气候。东面的横断山脉阻挡了东来的太平洋季风,北面念青唐古拉山阻挡了南下的西伯利亚干冷气流,而南面印度洋上孟加拉湾暖流所形成的高温高湿气流可以进入本地,但因不能逾越东面和北面的高大山岭而在本地回旋,因此形成了区内温暖、多雨的气候特点。保护区位于察隅河流域,察隅河上游有东西支流,分别为发源于伯舒拉岭的桑曲和发源于贡日嘎布拉山附近的贡日嘎布曲,保护区位于察隅河东西支流之间,桑曲北岸,桑曲的支流娄巴曲从北至南贯穿全区。
察隅慈巴沟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原始山地森林垂直生态系统及分布于其中的珍稀野生动植物。据调查统计,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47科549属1392种,其中蕨类植物34科66属143种,裸子植物4科11属24种,被子植物109科472属122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云南红豆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长蕊木兰、厚朴、澜沧黄杉、四数木等。保护区内共有脊椎动物399种,其中两栖类8种,爬行类12种,鸟类307种,兽类60种,鱼类1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云豹、雪豹、大灵猫、林麝、马麝、赤斑羚、金雕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小熊猫、小爪水獭、石貂、绯胸鹦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