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玛旁雍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普兰县境内。
东经81°05′09″~81°43′54″,北纬30°30′20″~30°56′23″
101190公顷
西藏玛旁雍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普兰县境内。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81°05′09″~81°43′54″,北纬30°30′20″~30°56′23″,总面积101190公顷,包括以玛旁雍错、拉昂错为中心并包括两湖泊周边沼泽湿地、河流湿地在内的生态敏感区,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67791.32公顷,缓冲区面积10680.67公顷,实验区面积22718.01公顷。保护区始建于2002年,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玛旁雍错湿地自然保护区地貌主要由高山宽谷、高山地貌和湖泊地貌组成,其中湖泊地貌占地面积最大,是保护区主要的地貌单元。玛旁雍错位于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西段主峰纳木朗尼之间,构造上属两山脉之间的断陷盆地,湖面海拔4587米。拉昂错湖面海拔4572米,东西南三岸为山地和丘陵,北岸为平缓而微斜的湖滨平原,与冈底斯洪积扇相接。保护区属于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该区地势高峻,空气稀薄,明洁度大,日照时间长,太阳总辐射强,地形和海拔高度对气温的影响大于纬度对温度的作用,具有春季升温迟缓、夏季短促、秋季降温快、冬季漫长,寒冷期长、温凉期短、没有明显四季之分、气温日较差大的气候特征。玛旁雍错湿地位于青藏高原内流区,总流域面积7380km2,玛旁雍错和拉昂错是区域的汇水中心。冈仁波齐和纳木那尼峰周围发育的冰川是几条大河流的发源地,也是玛旁雍错和拉昂错的水源补给地。主要河流有扎曲藏布、边卓藏布、足马龙河、萨磨河、那曲、中曲等。
玛旁雍错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以玛旁雍错和拉昂错为主体的高寒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永久性淡水湖和永久性咸水湖、草本沼泽和沼泽化草甸以及永久性河流和季节性河流在内的各类湿地资源和水生、陆栖生物在内的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境。保护区内有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1科1属2种,被子植物39科126属251种。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24目48科140种,其中鱼类1目2科5种,两栖类1目1科1种,爬行类1目1科2种,鸟类15目31科109种,哺乳类6目13科2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雪豹、黑颈鹤、藏野驴、金雕、藏羚、白肩雕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藏原羚、棕熊、藏雪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