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西藏麦地卡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藏麦地卡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嘉黎县北部麦地卡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92°45′55″~93°19′25″,北纬30°51′04″~31°09′44″,总面积88052.37公顷,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32882.47公顷,缓冲区面积 14164.04公顷,实验区面积41005.86公顷。

地理坐标

东经92°45′55″~93°19′25″,北纬30°51′04″~31°09′44″

面积

88052.37公顷

保护区介绍

西藏麦地卡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嘉黎县北部麦地卡乡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92°45′55″~93°19′25″,北纬30°51′04″~31°09′44″,总面积88052.37公顷,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32882.47公顷,缓冲区面积 14164.04公顷,实验区面积41005.86公顷。保护区始建于2003年,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麦地卡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由第一级古夷平面构成的完整高原面,大多数湖盆宽谷约在4700米以上。高原上的山地一般海拔在5000~5300米左右,与盆地宽谷的相对高度大多为500米左右,山势和缓,山顶面平齐。地貌形态主要为高寒中山、山麓倾斜平原、高原盆地谷地平原、冰碛丘垅。区内常见古冰川地形,多为古冰斗残留,现代冰川不发育。保护区属高原亚寒带半湿润气候区,天气变化多样,四季不分明,只有冷暖季节之分,夏、秋为暖季,温暖而潮湿;冬、春为冷季,寒冷而风大。麦地卡湿地为雅鲁藏布江水系,湿地内主要河流为拉萨河源头麦地藏布及其支流。区内分布有240多个面积大小不等的湖泊。河流及湖泊水源补给以高山冰雪融水为主。

麦地卡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国际重要的湖泊、沼泽、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与珍稀濒危野生生物资源及其生境。保护区是众多水禽和其他生物的栖息繁殖地,据统计,区内共有脊椎动物5纲22目46科87属119种,其中鱼纲1目2科5属8种,两栖纲1目2科2属2种,爬行纲1目2科2属2种,鸟纲13目26科56属83种,哺乳纲6目14科22属24种。无脊椎动物共有21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颈鹤、玉带海雕、雪豹、藏野驴、马麝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额雁、黑鸢、高山兀鹫、猞猁、藏原羚等。保护区共记载有野生维管束植物43科150属304种(包括4亚种,13变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1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40科147属301种(包括4亚种,13变种)。

1.8277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