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西北部,范围为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以南,唐古拉山以西,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北,喀啦昆仑山脉以东。
东经79°59′49”~90°25′35”,北纬32°12′19”~36°29′4”
29800000公顷
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西北部,范围为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以南,唐古拉山以西,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北,喀啦昆仑山脉以东;跨阿里地区和那曲市等两地(市),涉及改则县、日土县、革吉县、双湖县、安多县和尼玛县等 6 县24 乡(镇)69个行政村。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79°59′49”~90°25′35”,北纬32°12′19”~36°29′4”,总面积29800000公顷,是中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始建于1993年,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羌塘保护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主要由低山缓丘与湖盆宽谷组成,起伏和缓,平均海拔 4800 米,相对高差一般 200~500 米,为青藏高原内海拔最高、高原形态最典型地域。羌塘保护区属于高原寒带季风干旱气候,但总的特点是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多在 0℃以下,且有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最低气温出现在 1 月,月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下。极端最低气温均在-30℃以下,严冬漫长,成为我国较寒冷的地区之一。最高气温出现在 7 月,月平均气温多在 5℃以上, 极端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 25℃。无霜期很短,一般仅有几十天。植物生长期均少于 100 天。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调查结果(2014 年),区内湿地总面积为 1758739.27 公顷,其中,湖泊湿地 843655.12 公顷,河流湿地 459236.04 公顷,沼泽湿地 455748.11 公顷,无人工湿地类型。湖泊湿地平均海拔在 4700 米左右,主要有鲁玛江冬错、郭扎措、拜惹布错、美马错等。河流湿地一般长度短小,除个别河流外,多为间歇性河流,主要靠雪山、冻土融水和地下水补给,有夏夏藏布、饮水河、淡水河、甜水河、长龙河和江爱藏布等。此外,区内还有大量冰川分布,其中规模较大的有玛依岗日、木嘎岗日、普若岗日、布若岗日、土则岗日等。
羌塘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物种及其栖息分布的高原荒漠生态系统。据目前资料统计,保护区内共记录到高等脊椎动物22目47科135种,其中哺乳类6目11科28种,鸟类14目32科90种,爬行动物1目2科3种,鱼类1目2科1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藏野驴、野牦牛、藏羚羊、雪豹、黑颈鹤等1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藏狐、北山羊、岩羊、高山兀鹫等23种。据统计,保护区内常年活动的藏羚羊约20万只,野牦牛约1万头,藏野驴约9万头。保护区内有苔藓植物5科12属22种,蕨类植物2科2属2种,裸子植物1科1属2种,被子植物39科145属37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 2 种,分别为三蕊草和红花绿绒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