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中部哀牢山山脉中北段上部,跨普洱、玉溪、楚雄三州(市)的景东、新平、镇沅、楚雄、双柏、南华六县(市)。
东经100°44′~101°30′,北纬23°36′~24°56′
67700公顷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中部哀牢山山脉中北段上部,跨普洱、玉溪、楚雄三州(市)的景东、新平、镇沅、楚雄、双柏、南华六县(市)。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0°44′~101°30′,北纬23°36′~24°56′,总面积67700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28893.4公顷,缓冲区面积7896.2公顷,实验区面积30910.4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86年,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属横断山系云岭山脉向南分支的余脉,宛若一道屏障纵贯云南中部,处在云南东西两大地貌类型——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结合部,成为自然地理的分界地区。哀牢山是一座经长期构造变化,并沿着断裂带抬升形成的山体,总的地形地貌特点是:东坡山体相对高差大,坡度陡峻,有断裂块山地之特点;西坡山体则坡度较缓,山体顶部残余有较宽的高原面。保护区位于哀牢山脉的中北段上部,是哀牢山的主峰地段,区内最高海拔3165.9米,最低海拔1700米,相对高差达1400多米。在气候上,哀牢山山体西坡和东坡分别受来自孟加拉湾西南季风和来自北部湾东南季风的影响,高大的山体不仅有明显的垂直气候分异,且东西两侧各异。保护区内的河流属元江(红河)水系。东侧为元江上游干流礼社江(分段又称嘎洒江、石羊江),西侧为阿墨江的上游者干河和把边江的干流川河。礼社江、者干河、川河在保护区内的大小支流约50条,与干流多呈高角度相交,组成羽状或格状水系,河流切割较深,比降大,跌水险滩多,水力资源丰富。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我国亚热带地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西黑冠长臂猿等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据科考调查统计,保护区有哺乳动物27科63属86种,鸟类51科323种,两栖爬行动物17科43属6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西黑冠长臂猿、云豹、林麝、黑颈长尾雉、绿孔雀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短尾猴、小熊猫、毛冠鹿、白鹇、凤头蜂鹰等。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207科720属1813种,其中蕨类植物48科118属446种,裸子植物7科12属20种,被子植物165科647属134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云南红豆杉、篦齿苏铁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长蕊木兰、翠柏、水青树、苏铁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