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和东川区境内,由轿子山片和普渡河片组成。

地理坐标

轿子山片:东经102°48′21″~102°58′43″,北纬26°00′25″~26°11′53″;普渡河片:东经102°42′43″~102°44′10″,北纬25°56′30″~25°57′59

面积

16456公顷

保护区介绍

云南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和东川区境内,由轿子山片和普渡河片组成。保护区总面积16456公顷,其中轿子山片总面积16193公顷,范围在东经102°48′21″~102°58′43″,北纬26°00′25″~26°11′53″之间;普渡河片总面积263公顷,范围在东经102°42′43″~102°44′10″,北纬25°56′30″~25°57′59″之间。保护区内核心区面积6587.1公顷,缓冲区面积4114.5公顷,实验区面积5754.4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轿子山片是199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普渡河片为198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普渡河省级自然保护点,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两片区合并,晋升为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轿子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大凉山南延支脉拱王山的中上部,为普渡河与小江流域的分水岭,是由砂岩、石灰岩和玄武岩等构成的地垒式断块隆升侵蚀高山,是我国青藏高原以东地区海拔最高的山地。中山是保护区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在中山大型地貌背景上,因地壳强烈隆升和河流的侵蚀切割,峡谷地貌普遍发育。区内山高谷深,岭谷高差一般为3000~3200米。保护区海拔1600~2000米为其基带气候,类型为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著的低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春温高于秋温,干湿季分明。由于保护区地势起伏大,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垂直分异非常显著,“一山有四季”的立体气候十分突出。保护区内所有河流均属金沙江水系,以拱王山山脊为分水岭,东部属小江流域,西部属普渡河流域。轿子山整体水系呈典型的放射状,河流均具有山区河流的典型河道特征,河流源头短,河床比降大,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强烈,水流湍急,多跌水和瀑布。

轿子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以攀枝花苏铁、西藏红豆杉、林麝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我国面积最大的高山柏林和分布海拔最低的高山松林;晓光河源头及普渡河支流水源涵养地。保护区内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记载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54科507属1611种(含种下等级),其中蕨类植物15科31属94种,裸子植物7科11属20种,被子植物132科465属149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攀枝花苏铁、西藏红豆杉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西康玉兰、金铁锁、金荞麦、平当树等。保护区内共记录有陆生脊椎动物293种,其中哺乳动物8目25科59属79种,鸟类9目32科167种,两栖类2目8科14属22种,爬行类2目8科18属2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林麝、豺、大灵猫、穿山甲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中华鬣羚、豹猫、黑鸢、红腹角雉等。

3.1164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