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市与勐海县接壤处。
东经100°32′~100°44′,北纬22°04′~22°17′
26600公顷
云南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市与勐海县接壤处。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0°32′~100°44′,北纬22°04′~22°17′,总面积26600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3900公顷,缓冲区面积5808公顷,实验区面积16892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91年,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以山地为主,海拔高于1000米的山地占55%,海拔低于1000米的山地占30%,其余15%为纳板河及支流曼点河下游的狭长山原地貌。全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处为海拔2304米的拉祜玛峰,最低处为海拔539米的东南纳板河出口处。保护区内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不分明,立体气候显著。年平均气温18~22℃,年降雨量1100~1600毫米。区内集水面积在7.5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共13条,较大河流为纳板河,自北向南穿过保护区流入澜沧江,流域集水面积211平方公里。
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以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内自然条件复杂,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高等植物219科896属1953种和变种,其中蕨类植物43科71属164种和变种,裸子植物5科5属10种和变种,被子植物171科820属1779种和变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宽叶苏铁、篦齿苏铁、云南蓝果树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苏铁蕨、滇南风吹楠、云南肉豆蔻、千果榄仁等。保护区内已知陆栖脊椎动物有78科164属227种,其中两栖类9种,爬行类13种,鸟类168种,兽类3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蜂猴、野牛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水鹿、红原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