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西南部的临沧市,地跨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东经98°57′32″~99°26′00″,北纬23°09′12″~23°40′08″
50887公顷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西南部的临沧市,地跨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98°57′32″~99°26′00″,北纬23°09′12″~23°40′08″,总面积50887公顷,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9923公顷,缓冲区面积17335.1公顷,实验区面积13628.9公顷。1980年国务院以“国发[1980]67号”文批准建立南滚河自然保护区,1995年林业部以“林函护字[1995]25号”文确认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处于横断山系的怒山山脉南延部分,山体走向为东北—西南,属滇西纵谷区。区内沟谷纵横、层峦叠嶂、山顶平缓、山坡陡峭,地貌类型为深切中山山地地貌。保护区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最高海拔为回汗山(2977.9米),最低海拔在南滚河与南柯河交汇处(480米),相对高差2497.9米。保护区气候属于低纬山原季风气候,低纬气候表现为四季温差不大,季风气候表现为干湿季分明,山原气候表现为垂直气温差异显著。总体而言,区内热量丰富、日照充足、湿度适宜,对主要保护对象的生长和繁衍极为有利。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河流纵横,水资源丰富,跨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以怒江水系为主。属怒江水系的主要河流有南滚河、南汀河;属澜沧江水系的主要河流有勐董河、南碧河。
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以西黑冠长臂猿、白掌长臂猿、蜂猴、豚鹿、亚洲象等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据科考调查统计,保护区内现有哺乳动物10目31科123种,两栖动物3目7科33种,爬行动物2目13科51种,鸟类18目53科293种,鱼类5目9科36种,昆虫10目63科27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西黑冠长臂猿、白掌长臂猿、蜂猴、亚洲象、豚鹿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短尾猴、熊猴、小熊猫等。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233科1043属2246种,其中蕨类植物44科97属156种,裸子植物5科7属10种,被子植物184科939属208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单羽苏铁、喜马拉雅红豆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藤枣、长蕊木兰、桫椤、翠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