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境内。

地理坐标

东经99°11′36″~99°20′34″,北纬25°49′48″~26°14′16″

面积

14475公顷

保护区介绍

云南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境内。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99°11′36″~99°20′34″,北纬25°49′48″~26°14′16″,由天池片与龙马山片两个区域组成,总面积14475公顷,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5315.7公顷,缓冲区面积5349.5公顷,实验区面积3809.8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83年,201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在云南地貌区划中位于滇西“云岭高山山原亚区”西南部,地处横断山纵向岭谷区的核心区域,云岭山脉向南延伸至云龙县境内的雪盘山中上部。区域地貌以深切割的构造侵蚀高中山峡谷为主,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内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典型地区之一。地势北高南低,起伏较大。最低点海拔2100米,最高点3638.9米,相对高差1538.9米。保护区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和山地立体气候十分显著。夏秋季节主要受西南暖湿气流控制,降水丰富,气温高,雨热同期;冬春季节主要受西风南支急流,其次是沿横断山脉峡谷南侵的冷锋天气系统的控制,天气晴朗,日照充足,气温较高,降水稀少,风速大,湿度小,偶见雨雪、霜冻和低温天气。保护区河流都发源于雪盘山山脊附近,属于澜沧江水系,长度大于10千米的河流有8条。区内河流山区性河道特征和季风性河流的水文特征十分显著。

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以滇金丝猴为旗舰种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及其栖息环境。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灵长类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仅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及西藏芒康县境内。保护区内记录到的脊椎动物共有340种,其中兽类89种,鸟类195种,两栖类15种,爬行类15种,鱼类2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滇金丝猴、林麝、云豹、穿山甲、金雕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熊猴、小熊猫、中华鬣羚、白腹锦鸡等。保护区共记载有维管植物168科477属1118种,其中有蕨类20科36属77 种,裸子植物5科12属23种,被子植物143科429属101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贡山三尖杉、西康玉兰、长喙厚朴、松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