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北隅,地处遵义市习水县西北部。

地理坐标

东经 105°50′-106°29′,北纬 28°07ˊ-28°34′

面积

51911公顷

保护区介绍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北隅,地处遵义市习水县西北部。习水保护区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1911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7.22%,是目前贵州省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始建于1992年,1994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习水自然保护区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四川台坳南部,南与黔北台隆紧邻。在地质上属四川紫色盆地的一部分。在地貌上正好处于贵州高原北坡与四川盆地南缘的接壤部位,地势自南向北迅速降低,具有地形崎岖、高差悬殊的特点。区内最高海拔1756米(程寨乡红岩顶),最低海拔420米(土城镇壅溪沟),相对高差1336米。保护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降水充沛,云、雾、雨日多。区内水系属长江水系,其主要河流有赤水河及习水河。赤水河是长江的一级支流,也是保护区所在地习水县最大的过境河流,在县境内长45.6km,流域面积1717.1km2。习水河是赤水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习水县东北的寨坝镇九龙村高家坡南麓,于四川省合江县城关镇的李子林汇入赤水河。

习水自然保护区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据统计,保护区已发现苔藓植物有63科157属448种,蕨类植物有37科84属221种,种子植物有327科931属2292种,大型真菌有19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伯乐树、福建柏、穗花杉、厚朴、滇重楼等。保护区内共有动物253科867属1538 种,其中哺乳动物有8目22科46属58种,爬行动物2目8科25属35种,两栖动物2目8科17属31种,鸟类16目35科168种,鱼类4目11科40属60种,蜘蛛类动物27科88属167种,水生甲壳动物4种,昆虫15目142科544属101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钱豹、云豹、林麝、大灵猫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藏酋猴、小熊猫、黑熊、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等。

1.3965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