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大宝镇和小鱼洞乡境内。
东经103°41′~103°57′,北纬31°10′~31°29′
30150公顷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大宝镇和小鱼洞乡境内。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3°41′~103°57′,北纬31°10′~31°29′,总面积30150公顷,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7170公顷,缓冲区面积5065公顷,实验区面积7915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96年,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地貌为四川盆地向川西高原过渡地带,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递增,东南部山地海拔一般多在2200米左右,而西北部山地海拔多在3400米以上,由于地形剧烈切割,山谷呈“V”形和“U”形发育,相对高差悬殊,形成山高坡陡谷窄的地貌特征。保护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由于地形和海拔的影响,气候具有以下特点:气温垂直分异明显,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降水量多,降雨集中,多暴雨;日照少,湿度大;区内年平均气温12.3℃,气候适宜大熊猫可食竹生长。保护区内河流属沱江水系湔江上游,主要有银厂沟、龙漕沟、牛圈沟等,汇集区内50余条岔沟之水注入湔江,湔江流经境内20余公里,落差大,水流湍急,终年流水不断,是成都平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白水河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和亚热带山地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保护区内有野生脊椎动物26目74科233属331种,其中兽类7目24科68属97种,鸟类13目35科108属166种,爬行类1目7科19属23种,两栖类2目4科19属21种,鱼类3目4科19属2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熊猫、川金丝猴、云豹、绿尾虹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藏酋猴、小熊猫、红腹角雉、藏马鸡等。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64科695属1770种,其中蕨类植物25科57属151种,种子植物139科638属161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银杏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连香树、水青树、香果树、独叶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