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泸定县、九龙县和雅安市石棉县境内。
东经101°29′~102°12′,北纬29°01′~30°05′
409143.5公顷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泸定县、九龙县和雅安市石棉县境内。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1°29′~102°12′,北纬29°01′~30°05′,总面积409143.5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225105公顷,缓冲区面积67702.6公顷,实验区面积116335.9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96年,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贡嘎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地貌格局深受大地构造的控制,形成了区内山脉河流的相向排列和南北走向,并造就了本区以高山峡谷为主的地貌。群峰簇拥中的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终年为冰雪覆盖,四周6000米以上的高峰达45座。海拔5000米以上极高山区占保护区面积的1/6,由它们构成了横断山脉著名的极高山区。因贡嘎山地区现代冰川的广泛发育,冰雪侵蚀与寒冻风化作用强烈也是本区地质的一大特点。保护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影响并改变了环流形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气候类型:干湿季分明,垂直分带明显,贡嘎山主脊线东西坡气候差异显著。保护区处于大渡河和雅砻江之间,绝大部分属于大渡河水系,区内河流多、密度大,主要河流有磨西河、湾东河、田湾河、松林河、斜卡河等。
贡嘎山自然保护区以森林生态系统、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现代冰川等自然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动物资源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并以森林动物和高山动物为主。据统计,保护区内有野生脊椎动物70科322种,其中兽类21科60种,鸟类40科266种,爬行类4科22种,两栖类5科1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雪豹、白唇鹿、林麝、绿尾虹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小熊猫、毛冠鹿、藏马鸡、血雉等。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85科869属2500种,其中蕨类植物29科51属120种,种子植物156科818属238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连香树、水青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