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2′~103°20′,北纬28°32′~28°50′,总面积50655公顷,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31097.5公顷,缓冲区面积17185公顷,实验区面积2372.5公顷。

地理坐标

东经102°52′~103°20′,北纬28°32′~28°50′

面积

50655公顷

保护区介绍

四川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2°52′~103°20′,北纬28°32′~28°50′,总面积50655公顷,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31097.5公顷,缓冲区面积17185公顷,实验区面积2372.5公顷。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78年,1994年经林业部林函护字[1994]174号文确认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脉与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交汇处,属川滇南北构造东沿部分的凉山褶皱带。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最高海拔3998米(年渣果火山主峰),最低海拔1356米(树窝乡大湾村),相对高差2642米。区内河谷深切,两岸山峦对峙,主要属深切割的中山地貌类型。保护区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温和湿润,多云雾笼罩,植物生长季节长。气候特点是冬较冷,夏稍热,降雨充沛,雾多湿度大,日照少。保护区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瓦侯河、美姑河和滥龙拉达河,支流、溪沟众多,形成了3条树枝状的水系。

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凉山山系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以及林麝、黑颈鹤、珙桐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保护区是世界上亚热带山地动植物资源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据调查统计,保护区有高等植物144科423属926种,其中蕨类植物26科38属66种,裸子植物5科16属19种,被子植物113科369属84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红豆杉、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连香树、水青树、西康玉兰等。保护区内共有脊椎动物29目89科296种,其中兽类8目27科81种,鸟类16目47科189种,两栖类2目7科10种,爬行类1目4科10种,鱼类2目4科5属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熊猫、川金丝猴、豹、云豹、林麝、四川山鹧鸪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藏酋猴、黑熊、小熊猫、黄喉貂等。

3.1578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