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是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地理坐标

东经102°28′36″~102°58′11″,北纬34°00′02″~34°25′54″

面积

166570.6公顷

保护区介绍

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境内,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是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8′36″~102°58′11″,北纬34°00′02″~34°25′54″,总面积166570.6公顷,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64694公顷,缓冲区面积63576.6公顷,实验区面积38300公顷。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4年,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高原浅丘沼泽地貌,平均海拔超过3400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区内丘陵断续分布,丘顶浑圆,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100米,丘间沟壑纵横,蜿蜒迂回,流水不畅,形成大面积的沼泽地和众多的牛轭湖。保护区属于高原寒温带湿润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多大风,日照强,降雪少,昼夜温差大;春季气候回升缓慢,倒春寒频繁,解冻期长;秋季雨热同期,气温较高,降雨集中。保护区属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是黑河(墨曲)及其支流达水曲。由于地面平坦低洼,水流不畅,形成大面积沼泽,为水禽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区内较大的高原湖泊有花湖、哈丘湖、措拉坚湖三个,湖泊沼泽化明显,腐殖质含量较高。

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据统计,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50科165属362种,其中蕨类植物1科1属2种,无裸子植物,被子植物49科164属36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羽叶点地梅、红花绿绒蒿。保护区内共有野生脊椎动物196种,其中兽类38种,两栖动物3种,爬行动物3种,鸟类137种,鱼类15种。有野生无脊椎动物7种,昆虫6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颈鹤、黑鹳、斑尾榛鸡、马麝、豺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灰鹤、大天鹅、疣鼻天鹅、大鵟、红隼等。

2.0637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