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境内。
东经103°50′32″~104°17′18″,北纬32°15′03″~32°38′40″
63615公顷
四川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境内。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3°50′32″~104°17′18″,北纬32°15′03″~32°38′40″,总面积63615公顷,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39565公顷,缓冲区面积9192公顷,实验区面积14858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93年,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雪宝顶自然保护区地质构造上主要以摩天岭东西向的一系列褶皱带、虎牙关大断层带和杨柳坝旋扭褶带为主。境内山高谷深,河流强烈下切,大部分为岷山山脉东坡的高原型山地,最高处海拔5458米,为岷山山脉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的组成部分,最低处为泗耳乡境内的梯子岩与保护区交界处,海拔1470米,相对高差近4000米。保护区范围属于中国东部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西部边缘区,山地气候垂直变化大,可划分为低中山暖温带气候区、中山温带气候区和中、高山亚寒带气候区三个气候区。保护区河流均属涪江水系,为涪江水系的源头地区。主要支流有属涪江干流水系的虎牙河、土城河,属涪江支流湔江水系的泗耳沟,均是常年性自然河流,与众多支沟一起呈扇状排列。
雪宝顶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以及涪江上游最主要的原始森林和水源涵养地、水源补充地。保护区是岷山山系大熊猫保护区间的关键连接带,在大熊猫种群保护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区内其他物种资源也十分丰富,据统计,保护区内鱼类有2目3科7属7种,两栖爬行动物有7科12属16种,鸟类有13目211种,兽类有7目28科9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熊猫、川金丝猴、豹、林麝、金雕、斑尾榛鸡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藏酋猴、猕猴、小熊猫、岩羊、藏雪鸡、蓝马鸡等。保护区有大型真菌393种,地衣植物16种,苔藓植物63种,有维管束植物共162科698属2645种,其中蕨类植物25科60属193种,裸子植物7科18属38种,被子植物130科620属241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珙桐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独叶草、大果青扦、秦岭冷杉、红花绿绒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