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西南部山区,地跨昌江黎族自治县和白沙黎族自治县。

地理坐标

东经109°03′~109°17′,北纬18°57′~19°11′

面积

29980公顷

保护区介绍

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西南部山区,地跨昌江黎族自治县和白沙黎族自治县。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03′~109°17′,北纬18°57′~19°11′,总面积29980公顷,属野生动物及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0540公顷,缓冲区面积8910公顷,实验区面积10530公顷。霸王岭保护区始建于1980年,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霸王岭自然保护区地质构造上属华夏背斜,由于造山运动,大规模岩浆活动构成了花岗岩窿穹地貌形态。区内有雅加大岭、斧头岭、黄牛岭三大山脉,地势南高北低,地形破碎复杂,多为山地,山谷纵横,全境海拔高度350~1560米,最高岭为黑岭(海拔1560米)。保护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四季不明显,受季风影响大,一般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4月为干季;5月到10月为湿季,有雷雨和台风。保护区地表水大部分属海南昌化江水系,部分属南渡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南尧河、七差河、南七河。

世界上濒危程度最高的灵长类物种——海南长臂猿仅分布于霸王岭,是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的指示物种。霸王岭自然保护区以海南长臂猿及其栖息地——热带雨林及其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据科考调查统计,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220科967属2213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海南苏铁,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海南粗榧、海南风吹楠、蕉木、油丹等。保护区内有高等动物28目85科36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海南长臂猿、云豹、海南山鹧鸪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绿皇鸠、黑熊、蟒蛇等。此外,保护区有昆虫14目134科2097种,菌类17目38科335种。

0.7534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