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处于海口市和文昌市的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2′~110°37′,北纬19°51′~20°1′。
东经110°32′~110°37′,北纬19°51′~20°1′
3337.6公顷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处于海口市和文昌市的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2′~110°37′,北纬19°51′~20°1′。保护区总面积3337.6公顷,核心区面积1635公顷,缓冲区面积1167.1公顷,实验区面积535.5公顷,其中红树林面积1578.2公顷,滩涂面积1759.4公顷,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东寨港保护区始建于1980年,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寨港是在基岩泻湖基础上发育起来的泻湖,封闭性较强,在北端较低,有两个狭窄的潮汐通道与铺前港和南海相连,东面为河海冲积平原区,西南面为低丘陵缓坡,地势稍高。保护区属热带季风区海洋性气候,多表现为春季湿暖,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台风暴雨,冬季湿冷。东寨港东有演州河,南有三江河,西有演丰东河和西河,四条河流汇集港内出海,每年约有7亿m3河水流入东寨港。
东寨港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第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红树林湿地为主的北热带边缘河口港湾和海洋滩涂生态系统及越冬鸟类栖息地的重要保护区,共有红树植物11科25种(其中9种为引种),半红树植物和红树林伴生植物22科40种。其中珍贵树种有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卵叶海桑、尖叶卤蕨等。保护区现记录有兽类8种,鸟类194种,爬行动物5种,两栖动物2种,鱼类103种,大型底栖动物92种,昆虫有6科27种,以蝶类较具特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海南鳽、黑脸琵鹭、白琵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