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区内喀斯特地貌极为发育,与相邻的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原生性最好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

地理坐标

东经107°53′29″~108°05′42″,北纬25°06′09″~25°12′25″

面积

8969公顷

保护区介绍

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区内喀斯特地貌极为发育,与相邻的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组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原生性最好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木论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3′29″~108°05′42″,北纬25°06′09″~25°12′25″,总面积8969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5482公顷,缓冲区面积1647公顷,实验区面积1840公顷。另有自然保护小区面积1860.7公顷,位于保护区西南紧邻核心区与缓冲区。保护区始建于1991年,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木论自然保护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峰为位于西部的中论后山,海拔1028米,最低点为社村旧屯,海拔250米。区内喀斯特地形多种多样,景观奇特,以锥形山、塔形山及其间洼地构成的峰丛洼地(保护区中、东部的红峒、长峒、外峒)和峰丛漏斗(中西部)为主。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0~18.7℃,1月平均3.4~8.7℃,7月平均23.0~26.7℃;年无霜期310天;年均降雨量1530~1820mm;林内阴湿,相对湿度大,一般在80~90%,夏季甚至接近饱和。保护区地表水不发育,以碳酸盐岩类裂隙喀斯特水为主,占保护区面积的95%以上。

木论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以白花兜兰和麻栗坡兜兰为代表的兰科植物和岩溶洞穴及洞穴生物多样性。据调查,保护区共有维管束植物201科635属1245种,其中蕨类植物35科66属186种,裸子植物14种,被子植物1045种;大型真菌则有12目30科46属6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云南穗花杉、掌叶木、篦子三尖杉、短叶黄杉等。保护区内共有陆生脊椎动物4纲27目75科284种,其中两栖类18种,爬行类49种,鸟类169种,兽类4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钱豹、林麝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蟒蛇、猕猴、藏酋猴、黑熊、虎纹蛙等。

2.0506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