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桂林市西北部,地处龙胜各族自治县和临桂区交界处,距离桂林市仅70公里。
东经109°49′07″~109°58′10″,北纬25°28′55″~25°39′15″
15133.3公顷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桂林市西北部,地处龙胜各族自治县和临桂区交界处,距离桂林市仅70公里。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9′07″~109°58′10″,北纬25°28′55″~25°39′15″,总面积15133.3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4891.3公顷,缓冲区面积3668.1公顷,实验区面积6573.9公顷。花坪保护区始建于1961年,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花坪自然保护区为南岭山地越城岭山脉南延的一部分,以断裂构造为主,山地走向接近南北向。总体上其地势是中部较高,向四周逐渐降低。山地受构造运动抬升,流水侵蚀切割作用强烈,形成较高山峰和深谷,海拔多在1000~1500米之间,个别山峰达1800米,如主峰蔚青岭海拔1801米,广福顶1802.9米,而谷底一般海拔420~600米。保护区气候属中亚热带山地气候类型,据粗江(海拔930米)气象观测资料,保护区内全年平均气温15.8℃,最冷1月平均气温4.5℃,最热7月平均气温24.3℃,气温的垂直变化比较明显。域内全年降雨日数多达220天,年降水量在2200毫米左右。保护区内溪河发育,溪流纵横交错,终年流水的小溪很多,稍大的河溪约有40多条,汇流成大地河、平野河和滩底河3条大的河流,主要河流总体流向是向北流,汇入龙胜河,最后注入柳江,全域大小河流均属柳江水系。
花坪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珍稀孑遗树种银杉、典型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其它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银杉是我国特有单种属植物,据目前文献记录,花坪不仅是全球银杉首次发现地即模式标本产地,也是保存银杉种群最多、面积最大的地区。保护区已查知的野生维管束植物有208科689属1475种,其中蕨类植物42科84属180种,种子植物163科583属129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银杉、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伯乐树、金毛狗、华南五针松、鹅掌楸等。保护区内已知的脊椎动物共有5纲29目92科224属318种,其中哺乳纲8目21科41属47种,两栖纲2目9科20属40种,爬行纲2目10科42属57种,鸟纲11目44科103属151种,鱼纲3目8科18属2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雕、林麝、云豹、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细痣疣螈、虎纹蛙、草鸮、斑头鸺鹠等。此外,保护区内已鉴定学名的昆虫有14目114科470属677种,大型真菌有45科104属202种(包括变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