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西南部崇左市大新县境内,地处中越边境区域。

地理坐标

东经106°58′16″~107°15′36″,北纬22°36′29″~22°50′05″

面积

25819.6公顷

保护区介绍

广西恩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西南部崇左市大新县境内,地处中越边境区域。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8′16″~107°15′36″,北纬22°36′29″~22°50′05″,总面积25819.6公顷,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7810.2公顷,缓冲区面积5401.8公顷,实验区面积12607.6公顷。恩城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恩城自然保护区地处云南东部高原向东南的延续部分,整个地貌从西北向东南略呈阶梯形态,一般海拔在300~600米。地貌类型按岩性与高度划分,主要有低山、喀斯特峰丛、洼地、谷地等;次一级地貌类型有地下河系统、伏流、洞穴系统、河谷、峡谷、隘谷等。保护区属北热带季风气候,基本气候特点是:冬春微寒、夏季炎热、秋季凉爽、雨热同季。保护区境内河流均属于左江水系,以桃城河为中心,分布有众多山溪与地下水系统。保护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是碳酸盐岩溶水,由于岩溶发育,易接受大气降水及外来水的补给。以恩城河为中心的地下水系,暗河通道发育,汇水面积33km2,枯期流量100~110m3/s。

恩城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黑叶猴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生境和北热带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是全球黑叶猴主要分布区之一,目前发现有17群118只,占全球黑叶猴种群数量近7%。保护区内已知陆生脊椎动物有4纲25目79科270种,其中两栖类14种,爬行类35种,鸟类165种,兽类5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叶猴、林麝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熊猴、猕猴、斑林狸、巨松鼠等。保护区内已知野生维管束植物有190科648属1007种,其中蕨类植物33科56属80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154科589属92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石山苏铁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桫椤、地枫皮、蚬木、董棕等10种。

1.4139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