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北部,属苗岭山脉南缘,地跨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地理坐标

东经108°35′32″~108°48′49″,北纬25°01′55″~25°19′54″

面积

23151.5公顷

保护区介绍

广西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北部,属苗岭山脉南缘,地跨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8°35′32″~108°48′49″,北纬25°01′55″~25°19′54″,总面积23151.5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0488.6公顷,缓冲区面积6782.2公顷,实验区面积5880.7公顷。九万山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九万山自然保护区地貌比较复杂,以中山地貌为主体,山脉为南北走向,总地势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山峰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谷底约400米左右,超过1500米的山峰有14座,最高峰无名高地海拔1693米。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000~1200小时;多年平均气温12.0~17.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25℃;年均降雨量1600~2100mm,相对湿度85%~95%;全年无霜期300天。发源于保护区的河流有74条,其中集雨面积50km2以上的河流有贝江河、中洲河、阳江河、东小江河4条,河网密度0.40km/km2,主要河流的年均径流总量为1.92~26.06亿m3。

九万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垂直带谱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及南方红豆杉、合柱金莲木等珍稀濒危植物和鼋、熊猴等珍稀濒危动物。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已知大型真菌有4纲14目42科100属220种;有维管束植物共229科968属2735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合柱金莲木、伯乐树、桫椤等。保护区内有陆栖脊椎动物4纲29目82科225属361种,鱼类1纲6目14科31属4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鼋、林麝、金钱豹、穿山甲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熊猴、蟒蛇、藏酋猴等。已鉴定学名的昆虫有22目178科837属1285种。

2.7993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