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七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东部的贺州市昭平县境内,坐落于文竹、昭平2个镇行政区域内。
东经110°45′52″~110°51′50″,北纬24°12′25″~24°24′09″
14336.3公顷
广西七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东部的贺州市昭平县境内,坐落于文竹、昭平2个镇行政区域内。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0°45′52″~110°51′50″,北纬24°12′25″~24°24′09″,总面积14336.3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4977.2公顷,缓冲区面积4058.5公顷,实验区面积5300.6公顷。七冲保护区始建于2002年,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七冲自然保护区地处南岭南延余脉,诸山脉多为近北南走向的褶皱山。境内地貌为中山地貌,显著特征为群山起伏、河谷深切、平地狭小,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从东南部海拔90米的谷地,向西北、北部逐渐上升到海拔1000~1200米的山脊,最高峰海拔为1251.0米。保护区属于南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四季气候基本特征为:夏长冬短,春湿冬干,夏涝秋旱,冬有霜雪。保护区境内森林广袤,雨量充沛,河流星罗棋布,共有河流43条,主要河流为临江,其主要支流为古哲冲和红石冲,所有河流均属于珠江水系。
七冲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原生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林以及鳄蜥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内已知有野生维管束植物185科719属1570种,其中蕨类植物33科71属129种,裸子植物5科6属8种,被子植物146科642属143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伯乐树、金毛狗、桫椤、水蕨、苏铁蕨等。保护区内已记录有陆生脊椎动物4纲28目94科223属330种,其中两栖类2目7科18属31种,爬行类2目19科48属64种,鸟类15目48科118属188种,哺乳类9目20科39属47种;已知鱼类有4目11科24属30种;目前发现昆虫共17目157科900属134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鳄蜥、林麝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蟒蛇、细痣疣螈、虎纹蛙、三线闭壳龟、熊猴、水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