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境内。
东经106°11′31″~106°27′04″,北纬24°44′16″~24°53′58″
22062公顷
广西雅长兰科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境内。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1′31″~106°27′04″,北纬24°44′16″~24°53′58″,总面积22062公顷,属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8145公顷,缓冲区面积5415公顷,实验区面积8502公顷。雅长兰科植物保护区始建于2005年,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南缘,为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山原地带。主要地貌类型为中山和低山地貌,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共有89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有19座,最高点盘古王山海拔1971米,最低处位于一沟沟口,海拔400米,相对高差达1571米。保护区地处桂西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深受季风环流和焚风效应的影响,由于区域内山势高大,形成了独特的中亚热带山地气候特色。总的来说,保护区内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保护区水系属于珠江流域的西江水系,县境内流域面积10km2以上的各级河流共17条,具有落差大、呈树枝状分布的特点,主要河流为百康河。
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是广西野生兰科植物的主要分布地之一,也是广西野生兰科植物属种最多、系统发育最完善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以保护兰科植物资源及其生境为主要目的。据科考调查统计,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207科961属2432种(含变种、亚种、栽培变种和变型,下同),其中蕨类植物30科75属150种,裸子植物10科16属28种,被子植物167科870属2254种(其中野生兰科植物44属11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叉孢苏铁、长瓣兜兰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带叶兜兰、硬叶兜兰、掌叶木、桫椤、黄杉、福建柏等。保护区内已知陆生脊椎动物共有4纲28目91科320种,其中兽类54种,两栖类18种,爬行类42种,鸟类206种;昆虫有12目99科50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颈长尾雉、金雕、豹、林麝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蟒蛇、山瑞鳖、地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