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境内。
东经110°29′~110°59′,北纬29°50′~30°09′
66568公顷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境内。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9′~110°59′,北纬29°50′~30°09′,总面积66568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23291公顷,缓冲区面积18408公顷,实验区面积24869公顷。壶瓶山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武陵山脉东北端,居云贵高原向东部低山丘陵过渡地带,属中山山地和河谷地貌。保护区整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境峰峦迭障,切谷幽深,林木掩映,地势异常险峻。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多达数十座,主峰壶瓶山海拔2098.9米,高踞鄂西山地的东南缘。保护区属亚热带山地气候,具有气温偏低、春迟冬早、盛夏不暑、隆冬严寒、雨量充沛、湿度较大的特点。保护区内有金家河、泉坪河、深溪河等七条河流,分别汇入江坪河和毛竹河,经澧水入洞庭湖,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北亚热带中低海拔阔叶林生态系统及以大型猫科动物、林麝、珙桐为代表的珍稀动植物物种。保护区内已记录维管束植物共227科1034属3080种,其中蕨类植物39科97属383种,裸子植物9科22属41种,被子植物179科915属265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银杏、红豆杉等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篦子三尖杉、白豆杉、连香树、巴山榧树等30种。保护区现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4纲30目101科438种,其中两栖纲2目8科28种,爬行纲3目9科50种,鸟纲17目57科293种,哺乳纲8目27科67种;记录淡水鱼类4目11科4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云豹、林麝、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等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熊、水獭、猕猴等5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