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南端的郴州市宜章县南部,紧邻广东省,距离宜章县城80千米。

地理坐标

东经112°43′19″~113°00′10″,北纬24°53′00″~25°03′12″

面积

19833公顷

保护区介绍

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南端的郴州市宜章县南部,紧邻广东省,距离宜章县城80千米。莽山以林海莽莽,蟒蛇出没而得名。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3′19″~113°00′10″,北纬24°53′00″~25°03′12″,总面积19833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7372公顷,缓冲区面积2835公顷,实验区面积9626公顷。莽山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南岭山脉中段南端的局部沉降带内,以莽山的猛坑石为主体组成,属中山地貌。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0余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最高海拔猛坑石1902米,最低海拔兑子冲400米。地势南高北低,山脉走向不一致,多属南北、北西走向。保护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是我国冬季有冰雪的最南地区之一,具有夏无酷暑、冬有冰雪、春夏湿润多雨、秋冬雨少多雾的气候特点。保护区主要水系为长乐河上游,系珠江支流—北江源头,有乐水河、乌石洞河、茅坪河等支流13条。河谷以“V”型为主,纵坡比47%。

莽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典型的南岭山地南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生态系统、莽山烙铁头蛇等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天然分布区和生物多样性。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14科819属2143种,其中蕨类植物40科83属250种,裸子植物9科22属38种,被子植物16科714属185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伯乐树、莼菜、华南五针松、香果树、金钱松等。保护区现有脊椎动物26目70科174属320种(不包括鱼类),其中两栖类2目7科20属36种,爬行类3目11科29属66种,鸟类13目29科75属150种,哺乳类8目23科50属6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莽山烙铁头蛇、黄腹角雉、云豹、金钱豹、林麝、穿山甲、大灵猫、金猫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蟒蛇、藏酋猴、黑熊、水鹿、白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