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保靖县境内,武陵山脉南坡中段。
东经109°16′35″~109°30′52″,北纬28°37′42″~28°50′58″
20158.6公顷
湖南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保靖县境内,武陵山脉南坡中段。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6′35″~109°30′52″,北纬28°37′42″~28°50′58″,总面积20158.6公顷,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6605.8公顷,缓冲区面积6007.5公顷,实验区面积7545.3公顷。白云山保护区始建于1998年,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云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贵高原的东端,属中山地貌,由白云山、香火山、青峰山、大盖顶、杀鸡坡等为主体山脉组成,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8座,最高海拔白云山1320.5米,最低海拔碗米坡电站酉水水位250米,相对高差1070.5米。山脉多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地势呈中部高,东、南、北低的不规则“放射”状。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高湿雾多,垂直差异显著等特点。保护区内山高谷深,溪河纵横,有大小溪流49条,主要河流有巴科河、马塘河,所有溪河汇入酉水,是沅水源头一级支流。
白云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白颈长尾雉等珍稀濒危物种及其生境为主。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98科938属2494种,其中蕨类植物45科106属396种,裸子植物7科18属28种,被子植物146科814属207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珙桐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金毛狗、黄杉、巴山榧等24种。保护区内已知的陆生脊椎动物共4纲29目87科323种,其中哺乳类8目21科60种,鸟类16目51科193种,两栖类2目7科26种,爬行类3目8科44种;水生脊椎动物有4目8科33属3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颈长尾雉、白冠长尾雉、黄腹角雉、金钱豹、云豹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水獭、红腹锦鸡等5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