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古丈县东北部。

地理坐标

东经109°58′23″~110°14′38″,北纬28°36′32″~28°45′39″

面积

17169.8公顷

保护区介绍

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古丈县东北部。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58′23″~110°14′38″,北纬28°36′32″~28°45′39″,总面积17169.8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7497.5公顷,缓冲区面积4938.1公顷,实验区面积4734.2公顷。高望界保护区始建于1993年,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属中低山地貌,由高望界、鲤鱼池、小高望界、王贵山、观音山等山体为主体组成,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高望界最高峰顶堂峰海拔1146.2米,最低点在镇溪,海拔190米,相对高差956.2米。溪谷发育多呈“V”字型,开阔度小。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总体上呈现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小气候显著的特征。保护区是沅水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地区,保护区北面为酉水河,西面为古阳河,区内山高谷深,溪流纵横,主要溪流有沱溪、椿木溪、干溪、石门溪、葫芦溪等,呈掌状分布,贯穿全区。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典型的武陵山区亚热带天然阔叶林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为主。据科考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已鉴定的大型真菌有7目16科38属61种,维管束植物共有194科853属2051种,其中蕨类植物29科80属256种,裸子植物7科13属18种,被子植物158科760属177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豆杉、银杏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闽楠、金毛狗、黄杉、红椿等17种。保护区内已鉴定定名的昆虫有19目233科847属1807种,已发现的野生脊椎动物有30目98科309种,其中鱼类有4目10科35种,两栖动物有2目7科22种,爬行动物有2目10科45种,鸟类有15目52科164种,哺乳动物有7目19科4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云豹、林麝、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红腹锦鸡、大鲵、虎纹蛙等。

1.0330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