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湖南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陵县境西北隅。

地理坐标

东经110°19′45″~110°29′16″,北纬28°45′51″~28°54′04″

面积

13041公顷

保护区介绍

湖南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沅陵县境西北隅。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9′45″~110°29′16″,北纬28°45′51″~28°54′04″,总面积13041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5705公顷,缓冲区面积2045公顷,实验区面积5291公顷。借母溪保护区始建于1998年,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借母溪自然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过渡的第二级阶地,是武陵山脉南支向东南方向伸展的中低山部分。借母溪地貌表现为地倾东南,层峦交叠,众溪辐奔的山间复式槽状盆谷,沟谷地貌为区内主要地貌类型,从宏观上看,借母溪全境为一岭脊包抄、向南倾斜的山窝腹地,沟壑镶嵌深切。岩溶地貌在借母溪也十分发育,具体类型有岩溶台地、孤峰和石芽以及溶洞等。保护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具有冬暖夏凉、四季温和湿润、雨量丰富和日照充足等特点。保护区内水系属湖南四水之一的沅水水系,位于沅水与澧水分水岭以南,区内溪河纵横,主要有借母溪及支流大洞溪,有深溪及支流熊溪,自北向南流经全区,次一级沟谷小溪则呈树枝状分布,具有径流量大,冬不结冰,水质清澈透明等特点。

借母溪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典型的亚热带天然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和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据调查及资料统计,保护区共有维管束植物206科894属2368种(包括变种、栽培种),其中蕨类植物38科85属311种,裸子植物7科19属28种,被子植物161科790属202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南方红豆杉、银杏,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伯乐树、黄杉、篦子三尖杉、白豆杉、巴山榧树等。保护区内已发现陆生脊椎动物共4纲27目73科242种,其中两栖纲2目8科24种,爬行纲3目7科39种,哺乳纲7目22科46种,鸟纲15目36科133种,另记录水生脊椎动物鱼类3目7科1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颈长尾雉、林麝、穿山甲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虎纹蛙、大鲵、松雀鹰、白鹇、红腹角雉、水鹿等。

0.8775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