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的新宁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2′24″~111°10′17″,北纬26°20′02″~26°38′47″,总面积21719.8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8040.3公顷,缓冲区面积8140.7公顷,实验区面积5538.8公顷。
东经110°32′24″~111°10′17″,北纬26°20′02″~26°38′47″
21719.8公顷
湖南舜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的新宁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2′24″~111°10′17″,北纬26°20′02″~26°38′47″,总面积21719.8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8040.3公顷,缓冲区面积8140.7公顷,实验区面积5538.8公顷。舜皇山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舜皇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湖南越城岭山脉和雪峰山余脉交汇地带,属于中山地貌。保护区分为东、西两片,东部保护区主体属南岭山系中的越城岭山脉中段,西部万峰保护片系雪峰—武陵山地的雪峰山余脉。区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水系交错,有大小山峰108座,最高海拔大云山1995米,最低海拔榧子脚470米。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由于受地形、海拔高度和季风影响,保护区气候垂直差异极大,山脚干爽宜人、和煦如春、阳光明媚,山顶则大雾弥漫、冰天雪地、白雪皑皑。保护区地表水系十分发育,为湖南省两大水系湘江和资江的分水岭,发源于此的大小河流有66条之多,呈树枝状分布,自成水系,南面水流入湘江,北面水流入资江,属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湘江和资江上游的重要支流。
舜皇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南岭山地的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及重要的水源涵养林。据统计,保护区现已记录大型真菌20目41科96属203种,维管束植物共183科793属2233种,其中蕨类植物39科86属206种,裸子植物6科14属20种,被子植物138科693属2007种(含兰科植物22属5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资源冷杉、银杉、南方红豆杉、红豆杉、银杏,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金毛狗、篦子三尖杉、华南五针松等21种。保护区记录有脊椎动物29目85科227种,其中哺乳动物8目22科40种,鸟类12目32科95种,两栖动物2目8科22种,爬行动物3目10科38种,鱼类4目13科3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云豹、林麝、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熊、藏酋猴、白鹇、红腹锦鸡、大鲵、水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