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南部,地处雪峰山脉的东麓、沅水的南岸。
东经111°07′20″~111°29′20″,北纬28°30′40″~28°39′47″
33339.62公顷
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南部,地处雪峰山脉的东麓、沅水的南岸。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7′20″~111°29′20″,北纬28°30′40″~28°39′47″,总面积33339.62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16093.72公顷,缓冲区面积6500.97公顷,实验区面积10744.93公顷。乌云界保护区始建于1998年,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乌云界自然保护区处于雪峰山脉弧形构造东北端倾伏部位,东西向构造明显,地貌格局受地质构造的控制,从南部边缘山地到北侧沅水河平原,地势逐渐降低,形成一面坡态势。从南部牯牛山(1104.2米)、楚家山(1050.6米)、乌云界(1028.1米)一线1000米左右的山脊,到山楚河至平原海拔仅50米左右,相对高差超过1000米。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春季低温阴雨,湿度大,云雾多;夏季天气炎热,多暴雨;秋季风和日丽,气候宜人,具有典型山地气候特征;冬季天气冷凉干燥,多大风,霜冻频繁。保护区地表水系十分发达,发源于保护区内的大小河流有40条之多,具有落差大、河床坡降陡、水能蕴藏量大的特点。区内河流呈树枝状分布汇聚,自成水系,属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
乌云界自然保护区以我国中亚热带低海拔地区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大型猫科动物及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据调查,保护区内有真菌28科49属162种,蕨类植物35科79属216种,裸子植物7科17属29种,被子植物161科751属183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银杏、红豆杉、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伯乐树、金钱松、篦子三尖杉、榧树、鹅掌楸等22种。保护区内共发现野生脊椎动物28目71科201种,其中鱼类32种,哺乳类37种,两栖类17种,爬行类24种,鸟类9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虎、金钱豹、云豹、白颈长尾雉、林麝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鲵、虎纹蛙、地龟等22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