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州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永州市西南面的都庞岭主脉。
东经111°5′12″~111°23′50″,北纬25°15′26″~25°36′39″
20066公顷
湖南永州都庞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永州市西南面的都庞岭主脉。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12″~111°23′50″,北纬25°15′26″~25°36′39″,为一片东北至西南走向的狭长形地域,总面积20066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7495公顷,缓冲区面积6195公顷,实验区面积6376公顷。永州都庞岭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永州都庞岭自然保护区在大地构造上属东南地洼区的中部,山体呈联合弧形构造,为北东向的构造线,由地壳的褶曲和断裂形成。主要地貌类型有褶断中山、褶断低山、侵蚀台地、峰丛山丘和山麓冲积坡积台地5种。最高峰韭菜岭海拔2009.3米,最低海拔271.8米。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冬寒期短,夏热期长,雨量充沛,气温垂直差异大。都庞岭山脊为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东面属长江水系,西面广西境内属珠江水系;江永境内都庞岭以南部分属珠江水系,其北面属长江水系。区内潘家源、木溪源、大白水、若竹冲等沟谷为潇水侵蚀基点,谷道狭窄,山溪落差大,水流湍急,各溪流从西北至东南大致平行排列流出山体,注入潇水。
永州都庞岭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资源冷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林麝、猕猴等珍稀动植物及其生境。保护区现已记录维管束植物228科955属2046种(含引种栽培或逸生外来植物124种),其中蕨类植物36科90属247种,裸子植物8科19属26种,被子植物184科846属1773种;另有大型真菌40科77属147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资源冷杉、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伯乐树、报春苣苔、金毛狗、白豆杉、福建柏等。保护区现已记录陆生脊椎动物4纲29目91科307种,其中哺乳纲8目22科46种,鸟纲16目50科174种,两栖纲2目8科35种,爬行纲3目11科5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林麝、穿山甲、豺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水鹿、猕猴、藏酋猴、鸳鸯、黑冠鹃隼、白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