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西部神农架林区的西南部,以秦巴山脉东端的神农架山系构成保护区主体。
东经110°03′05″~110°33′50″,北纬31°21′20″~31°36′20″
70467公顷
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西部神农架林区的西南部,以秦巴山脉东端的神农架山系构成保护区主体。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3′05″~110°33′50″,北纬31°21′20″~31°36′20″。保护区总面积70467公顷,分东西两片,东片以老君山为中心,面积10467公顷;西片以大、小神农架为中心,面积60000公顷。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38425公顷,缓冲区面积9380公顷,实验区面积22662公顷。神农架保护区始建于1982年,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属大巴山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保护区内河谷深切,沟壑纵横,层峦叠嶂,山势雄伟,山峰多在海拔1500米以上,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6.2米,是华中地区最高点,被称为“华中屋脊”。保护区地貌类型复杂,主要有山地地貌、流水地貌、喀斯特(岩溶)地貌和第四纪冰蚀地貌。保护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亚热带气候向温带气候过渡区域,由于山体高大,气候垂直分布带明显。保护区水系分属香溪河、堵河、沿渡河和南河四大水系,每条水系又发育多条河流。因山高坡陡,水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此外,保护区内还形成大量的温泉、瀑布、暗河等。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复杂的森林类型和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栖息地,独特的原始森林景观。据科考调查统计,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10科1186属3684种,其中蕨类植物27科75属309种,种子植物183科1111属3375种;保护区有大型真菌341种、地衣285种、苔藓21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珙桐、银杏、红豆杉等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香果树、水青树等19种。保护区内脊椎动物有29目108科544种,其中哺乳纲7目23科85种,鸟纲18目67科373种,两栖纲2目9科36种,爬行纲2目9科50种;保护区内无脊椎动物有4门9纲33目355科2157属4358种,其中昆虫纲有431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川金丝猴、豹、东方白鹳等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藏酋猴、黑熊等8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