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鄂西南利川市、恩施市和咸丰县三县(市)境内,分为东西两片。
东经108°57′~109°27′,北纬29°57′~30°10′
68339公顷
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鄂西南利川市、恩施市和咸丰县三县(市)境内,分为东西两片。东部星斗山片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7′~109°27′,北纬29°57′~30°10′;西部小河片地理坐标为东经108°31′~108°48′,北纬30°04′~30°14′。保护区总面积68339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21165公顷,缓冲区面积14932公顷,实验区面积32242公顷。星斗山保护区始建于1981年,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属云贵高原东北的延伸部分,山地、峡谷、丘陵、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川相互交错,中部突出而平坦,全境地势高于相邻各县(市),是一个地垒式的桌状山区。区内中部平坦开阔,海拔一般在1000~1300米,其周缘高山耸峙,构成鄂西南少有的高山盆地。盆地外缘坡度陡降,形成全区以河谷为主的低山区。保护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期。保护区河流分布呈典型的放射状水系。东部星斗山片主要有毛坝河、马鹿河;西部小河片主要有清江和郁江。
星斗山自然保护区以水杉原生种群及其模式标本产地,秃杉、珙桐、金钱松等古老珍稀孑遗物种及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历史上未经受冰川等恶劣气候因素的影响,因而至今仍保存着第四纪冰期后残留的、原始而繁杂的古森林植物群落,是古生物的良好“避难所”。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00科843属2033种,其中蕨类植物30科59属132种,裸子植物8科22属28种,被子植物162科762属187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银杏、红豆杉、水杉、珙桐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篦子三尖杉、金钱松、秃杉等。保护区内有野生动物1746种,其中陆生脊椎动物有378种,包括兽类72种,两栖类38种,爬行类42种,鸟类226种;昆虫有22目170科136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雕、豹、林麝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猕猴、黑熊、大鲵等46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