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中下游段。

地理坐标

东经110°21′49″~112°48′15″,北纬34°33′59″~35°05′01″

面积

68000公顷

保护区介绍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中下游段。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1′49″~112°48′15″,北纬34°33′59″~35°05′01″,总面积68000公顷,属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20732公顷,缓冲区面积8927公顷,实验区面积38341公顷。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从西到东依次呈现三种不同的地貌类型,从保护区位于灵宝的起始点至三门峡水库大坝以上的黄河南岸为黄土台地地貌。由于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抬升,黄土组成的黄河堆积阶地,呈台地的形态,高居于黄河之上。三门峡大坝以下到小浪底大坝以下的一段为低山地貌类型,间有部分黄土台地。小浪底以下至孟津县,是由山地进入平原的过渡地段,河道逐渐放宽。保护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旱涝频繁,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长。保护区内除黄河外,还有宏农涧河,长97千米,流域面积为2062平方千米。

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及其它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据调查,保护区内分布有植物743种,其中低等植物藻类8门118种;高等植物93科302属625种(含4个变种),其中苔藓植物13科17属27种,蕨类植物8科9属14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70科274属582种(含4个变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野大豆。保护区内共有动物867种,其中兽类5目8科22种,鸟类16目42科175种,爬行类3目7科17种,两栖类2目5科10种,鱼类8目14科63种,昆虫13目108科437种,其他动物14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鹳、金雕、白头鹤等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水獭、大鲵等33种。

2.0682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