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南部信阳市新县境内,地处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江淮分水岭。

地理坐标

东经114°45′~114°55′,北纬31°31′~31°40′

面积

10580公顷

保护区介绍

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南部信阳市新县境内,地处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江淮分水岭。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4°45′~114°55′,北纬31°31′~31°40′,总面积10580公顷,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4700公顷,缓冲区面积1520公顷,实验区面积4360公顷。1982年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连康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别山的北麓和南麓山脉前缘丘陵地带,属一、二级地貌台阶过渡的中低山系构造侵蚀类型地貌。区内地势总特征是南高北低,由南向北从中低山系渐变为低山丘陵区。保护区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湿润区,四季分明,冷暖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保护区内大别山主脉形成江淮分水岭,岭南属长江流域,流经的河流有箭厂河、郭家河,均汇入倒水河;岭北属淮河流域,流经的河流有晏家河,汇入潢河。保护区地表水多来源于降水,以降雨为主,受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气候交替影响,降水复杂多变。

连康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冠长尾雉及其栖息地、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据考察统计,保护区内植物共有235科954属2435种,其中苔藓植物56科132属319种,蕨类植物31科68属153种,裸子植物6科12属23种,被子植物142科742属194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红豆杉、银杏、大别山五针松,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球果香榧、水青树、香果树等17种。保护区内共有动物1648种,其中鸟类17目56科264种,兽类7目17科41种,两栖爬行类2纲4目15科43种,昆虫19目195科130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白冠长尾雉、东方白鹳、金雕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勺鸡、松雀鹰、拉步甲等。

2.9064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