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商城县境内,地处大别山腹地,豫皖两省交界处。
东经115°17′20″~115°37′45″,北纬31°41′50″~31°48′32″
10600公顷
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商城县境内,地处大别山腹地,豫皖两省交界处。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5°17′20″~115°37′45″,北纬31°41′50″~31°48′32″,总面积10600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3257公顷,缓冲区面积2061公顷,实验区面积5282公顷。大别山保护区由原河南商城金刚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河南商城鲇鱼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整合而成,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别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大别山的北麓、山脉前缘丘陵地带,属二、三级地貌台阶过渡的中低山系构造侵蚀类型地貌。区内地势总的特征是南高北低,由南向北从中低山系渐变为低山丘陵区。保护区地处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地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温度低,雨雪少;夏季高温高湿,多降水;春季气温多变,升温快,降水增多;秋季降温明显,降水适中。保护区内主体山系呈东西向展布,是长江与淮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毛坪河、下马河、陶家河、黄皮河流入灌河,复入淮河;东河、西河流入玻璃河,复入淮河。保护区属于淮河流域灌河水系,灌河纵穿南北,河水流量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大别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为主。据科考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高等植物2777种及变种,其中苔藓植物283种及变种,蕨类植物161种及变种,裸子植物24种,被子植物2309种及变种,另有菌类45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银杏、水杉、红豆杉、大别山五针松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香果树、楠木等20种。保护区内有脊椎动物522种,其中哺乳类72种,两栖类27种,爬行类42种,鸟类300种,鱼类81种,另有昆虫2154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钱豹、林麝、白鹳等7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水獭、大鲵、虎纹蛙等57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