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烟台市东部,跨牟平、文登两区(市),是中国赤松的原生地和全球赤松林分布面积最大、保护最完好的天然分布中心。

地理坐标

东经121°37′00″~121°51′00″,北纬37°12′20″~37°18′50″

面积

15416.5公顷

保护区介绍

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烟台市东部,跨牟平、文登两区(市),是中国赤松的原生地和全球赤松林分布面积最大、保护最完好的天然分布中心。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1°37′0″~121°51′0″,北纬37°12′20″~37°18′50″,总面积15416.5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6486公顷,缓冲区面积4481公顷,实验区面积 4449.5公顷。依托昆嵛山林场,1999年烟台市政府批准成立昆嵛山市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昆嵛山自然保护区属长白山系崂山山脉,位于华北地台古隆起区胶北古隆起的中部。岩体主要为岩浆岩,岩石主要为花岗岩。地貌属低山丘陵,山体呈东西走向,形成南北向支脉和山谷,主峰泰礴顶,海拔923米。保护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1.9℃,年平均降水量984.4mm,全年无霜期199.2天。昆嵛山以近东西向的“半岛屋脊”地貌特点,构成了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发源于昆嵛山自然保护区的四条河流中,汉河、沁水河流向北,母猪河、黄垒河流向南,分别注入黄海。

昆嵛山自然保护区以天然赤松林及原生地为主要保护对象。据统计,保护区共记录高等植物161科536属1073种(含变种和变型),其中苔藓植物46科109属189种,蕨类植物15科22属36种,裸子植物4科5属6种,被子植物96科400属84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银杏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野大豆、中华结缕草、紫椴等6种。保护区记录有陆栖野生动物(含淡水浮游动物和鱼类) 10纲47目225科1161种,其中:淡水浮游动物有128种(属),淡水鱼类有4目9科30种,陆生无脊椎动物5纲19目151科692种(含亚种),两栖类动物4科8种,爬行类动物2目7科14种,鸟类15目41科260种,兽类6目13科2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白鹳、黑鹳、大鸨、丹顶鹤等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天鹅、松雀鹰、灰鹤、白头鹞等40种。

3.7004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