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山东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山东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即墨市城区西侧,在行政区划上隶属即墨市通济街道办事处和大信镇,范围包括马山、大山、宝安山、团山和长岭五个山丘。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1′30″~120°22′02″,北纬36°23′15″~36°24′46″,总面积774公顷,属地质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246公顷,实验区面积528公顷。

地理坐标

东经120°21′30″~120°22′02″,北纬36°23′15″~36°24′46″

面积

774公顷

保护区介绍

山东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省即墨市城区西侧,在行政区划上隶属即墨市通济街道办事处和大信镇,范围包括马山、大山、宝安山、团山和长岭五个山丘。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1′30″~120°22′02″,北纬36°23′15″~36°24′46″,总面积774公顷,属地质遗迹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246公顷,实验区面积528公顷。马山保护区始建于1993年,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马山自然保护区地貌类型属剥蚀平原上的残丘地貌,山体圆凸,由于火山岩的结构与构造特征,使其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再加上断裂构造等因素,在周围沉积岩层逐渐侵蚀夷平的状态下形成孤立的残丘地貌,坡度20°~25°之间,残丘周围冲沟多呈“V”字形和“U”字形。保护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保护区周围无较大河流,只有数条季节性小河冲沟及人工截流形成的小水库、塘坝数个,水源主要靠上游降水补给。

马山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柱状节理石柱群、硅化木群、沉积构造、接触变质带等地质遗迹为主,同时保护山东东部丘陵山地生态系统。保护区内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残存少量次生天然植被。山体森林植被以黑松、刺槐、侧柏为建群种,林地中间为次生的天然灌丛和灌草丛,常见郁李、胡枝子、绣线菊、地榆、委陵菜等。保护区受周边农耕经济影响久远,动物种类以相对小型的伴人动物为主,有狐狸、獾、黄鼬、野兔、山雀、喜鹊、燕雀等。

2.6458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