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山东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山东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的东部,濒临黄海。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2°32′40″~122°35′16″,北纬37°11′56″~37°21′20″,总面积1675公顷,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668公顷,缓冲区面积628公顷,实验区面积379公顷。

地理坐标

东经122°32′40″~122°35′16″,北纬37°11′56″~37°21′20″

面积

1675公顷

保护区介绍

山东荣成大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的东部,濒临黄海。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2°32′40″~122°35′16″,北纬37°11′56″~37°21′20″,总面积1675公顷,属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668公顷,缓冲区面积628公顷,实验区面积379公顷。荣成大天鹅保护区始建于1985年,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荣成大天鹅自然保护区在地质构造上处于胶东地质胶北隆起的东端,乳山—威海复背斜的东南翼,主要构造形迹由北西向荣成俚岛—海西头断裂,控制了荣成城厢凹陷的西南边界,两端伸入海域。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浅滩、海滩、丘陵、岛屿、海岬等,泻湖湿地具有十分典型性,是大天鹅和其它珍稀鸟类越冬栖息、生存繁衍的理想场所。保护区所在地荣成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较明显。因三面环海,受海洋调节显著,海洋性气候特点表现突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少严寒、夏无酷暑、季风明显、空气湿润、降水集中等特点。保护区位于沿海边缘,区内水系多为季节性间歇河流,具有源高、流短、涨快、退速的特点。主要河流有花夼河、石水河、白龙河、马道河等。

荣成大天鹅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大天鹅种群及其越冬栖息地,特别是觅食区和活动区,以及由泻湖所形成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此外还有东方白鹳、黑鹳、大鸨、中华秋沙鸭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据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野生植物690种,包括浮游植物58属192种;底栖植物39科58属74种;维管束植物共93科283属424种,其中蕨类植物5科6种,裸子植物2科4种,被子植物86科414种。保护区内共有脊椎动物204种,其中兽类10种,两栖类7种,爬行类14种,鸟类153种,淡水鱼类20种。在海岸湿地及河口海湾湿地中,底栖动物有215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有东方白鹳、黑鹳、白头鹤、大鸨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有大天鹅、角䴙䴘、白额雁等。

1.1107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