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端,以黄岗山、猪母岗山系为主体,境内主峰黄岗山海拔2160.8米,是中国东南大陆最高峰,素称“华东屋脊”。
东经117°27′~117°51′,北纬27°33′~27°54′
56527公顷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端,以黄岗山、猪母岗山系为主体,境内主峰黄岗山海拔2160.8米,是中国东南大陆最高峰,素称“华东屋脊”。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7°27′~117°51′,北纬27°33′~27°54′,总面积56527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29272公顷,缓冲区面积12395公顷,实验区面积14860公顷。武夷山保护区建立于1979年4月,同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福建省第一个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具有地势高,起伏大,多垭口的地貌特征。在保护区范围内平均海拔1200米,相对高差极为悬殊,达1858米。河流侵蚀切割深度达500米~1000米,沟谷相间,山势雄伟,断裂地貌壮观。保护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雾日达120天,气候上具有气温低、降水量多、湿度大、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等特点。保护区内水资源颇为丰富,武夷山脉的自然保护区地段是福建闽江水系与江西赣江水系的天然分水岭,区内沟壑纵横,溪流交错,各类溪流多达150余条。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以我国中亚热带最具典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珍稀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内已查明的植物有3306种;低等植物840种,其中藻类239种,真菌类503种,地衣植物98种;高等植物2466种,其中苔藓73科192属361种,蕨类植物38科83属248种,裸子植物7科16属19种,被子植物149科137属183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银杏、南方红豆杉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闽楠等18种。保护区内已知的脊椎动物有475种,其中哺乳纲8目23科71种,鸟纲18目47科256种,爬行纲2目13科73种,两栖纲2目9科35种,鱼纲5目12科4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黄腹角雉、金斑喙凤蝶等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短尾猴等48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