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龙岩市,地处上杭县、连城县和新罗区的交界地带。
东经116°45′25″~116°57′33″,北纬25°15′14″~25°35′44″
22168.5公顷
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的龙岩市,地处上杭县、连城县和新罗区的交界地带。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5′25″~116°57′33″,北纬25°15′14″~25°35′44″,总面积22168.5公顷,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7041.7公顷,缓冲区面积2443.1公顷,实验区面积12683.7公顷。保护区始建于1985年,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地处武夷山脉南段东南坡与博平岭之间的玳瑁山的主体部分,地貌基本特征以中山地貌景观为主体,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0余座。中部高、周围低;西部高、东部低;坡地面积大、坡陡。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南缘,因而兼有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的气候特征。雨热同季,降水期长,相对湿度大。保护区内溪涧纵横,形成以最高峰石门山及将军山为中心、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水系分布,是福建省汀江、九龙江、闽江三大江上游的主要发源地。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以华南虎为代表的国家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物种及栖息地、福建省三条大江的水源涵养地。据科考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85科736属1869种,其中蕨类植物31科64属201种,裸子植物147科18属22种,被子植物147科654属164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银杏、水杉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伞花木、鹅掌楸等18种。保护区内共有陆栖脊椎动物362种,其中两栖类2目8科29种,爬行类3目10科69种,鸟类17目40科198种,兽类8目20科66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云豹、黑麂、金雕等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短尾猴、猕猴、白鹇等36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