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简介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福州市的长乐市境内,位于长乐市东北部闽江入海口。

地理坐标

东经119°36′27.8″~119°41′15.1″,北纬26°01′07.8″~26°03′39.3″

面积

2100公顷

保护区介绍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福州市的长乐市境内,位于长乐市东北部闽江入海口。保护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6′27.8″~119°41′15.1″,北纬26°01′07.8″~26°03′39.3″,总面积2100公顷,属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其中核心区面积877.2公顷,缓冲区面积348.1公顷,实验区面积874.7公顷。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始建于2003年,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闽江入海口的梅花水道,闽江河流自上游搬运来的泥沙在梅花水道中淤积形成了河口浅滩,由鳝鱼滩和周边潮间带、河口水域组成。保护区属中、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暖热湿润,几乎无冬,光、热、水条件优越。鳝鱼滩及附近浅滩分布区是福建省“十大浪区”之一,终年多大风,台风次数每年达5次左右。

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以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等众多濒危野生动物物种、丰富的水鸟资源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据科考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共有维管植物53科116属141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8种,被子植物45科109属133种。保护区内共有脊椎动物41目111科395种,其中哺乳纲3目5科7种,鸟纲19目53科266种,爬行纲2目4科8种,两栖纲1目2科3种,鱼类16目47科111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勺嘴鹬、中华秋沙鸭、中华凤头燕鸥等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赤颈䴙䴘、白琵鹭等49种。

3.068212s